2021年12月27日,江西省住建廳印發《江西省“十四五”住房城鄉建設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綠色建筑品質穩步提高。全省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政府投資的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滿足社會公眾公共需要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機場、車站、賓館、飯店、商場、寫字樓等)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到2025年全省新增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不少于50萬平方米。
02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
2021年12月31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印發《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兑巹潯诽岢觯?/span>
綠色低碳技術體系。開展適宜重慶地區的低碳(零碳)建筑關鍵指標、技術和適宜路徑研究,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綠色施工(高效施工)關鍵技術創新研發與推廣應用,高性能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研發與設施設備。
建筑能效提升技術。 結合重慶地區夏熱冬冷氣候特點,以被動式節能技術、主動式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運維管理為路徑,開展居住建筑節能75%、公共建筑節能78%的關鍵技術與技術集成優化研究,完善居住建筑節能75%、公共建筑節能78%等設計、審查、驗收系列技術體系,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技術體系研究。
03 《重慶市建筑業“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
2022年1月21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印發《重慶市建筑業“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
《規劃》要求: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工程示范。探索制定全市建筑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發展路線圖,因地制宜制定科學合理的碳達峰、碳中和專項制度,完善頂層設計。謀劃重點項目,重點謀劃一批有利于推動經濟、能源、產業等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政策舉措和應用示范工程,開展超低能耗、低碳(零碳)建筑工程示范。完善建筑規劃、設計、建設、運行、改造過程中碳排放控制標準、技術及產業支撐體系,推動建筑行業低碳發展的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工程創新。
04 《關于江蘇省“十四五”全社會節能的實施意見》
2021年12月20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江蘇省“十四五”全社會節能的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提升新建建筑節能水平。發揮綠色設計引領作用,城鎮居住建筑執行75%節能標準,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推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規?;l展,鼓勵政府投資項目率先示范,持續開展綠色建筑示范區建設。到2025年,新建超低能耗建筑面積達500萬平方米,新建高品質綠色建筑面積達到2000萬平方米,創建一批節能低碳、智慧宜居的綠色建筑示范區。
05 《紹興市綠色發展“十四五”規劃》
2022年1月11日,紹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紹興市綠色發展“十四五”規劃》。
《規劃》提出:加強技術創新和集成應用,推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廣新型綠色建造方式,提高綠色建材應用比例,積極引導超低能耗建筑建設。建立健全綠色建筑全流程監管體系,開發建設政府投資項目綠色建材應用監管平臺。不斷提高綠色建筑比例,將綠色建筑等級、裝配式建筑建造和住宅全裝修等控制性要求納入土地出讓合同。
06 《安徽省“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
2021年12月30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安徽省“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建城鎮民用建筑節能標準設計、施工執行率達到100%,開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試點示。
加快探索碳達峰發展路徑。研究制定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保證按時實現碳減排目標。開展以被動式技術為主、主動式技術為輔,本土化零碳建筑技術集成研究,編制零碳建筑適宜技術指南,加快推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規?;l展。積極推進建筑電氣化進程,逐步推動電力驅動熱泵技術在建筑供暖空調中應用,研發并推廣生活熱水、炊事等高效電氣化技術與設備。鼓勵各地市開展建筑碳排放達峰城市、“光儲直柔”建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等試點示范。
加速提升建筑能效水平。結合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組織開展建筑能效提升技術路線研究,分階段、分類型提高新建民用建筑節能標準水平。加強對既有建筑節能工程經驗做法的總結和建筑節能產品市場的調研,重點開展對建筑門窗、墻體保溫等關鍵部位、暖通空調和照明燈具等用能設備的能效提升研究,建成一批超低能耗建筑等高于現行節能標準的示范項目。適時啟動75%節能標準的修編工作,進一步降低建筑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07 《深圳市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
2022年1月7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深圳市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
《規劃》提出:高標準發展綠色低碳建筑。推動高質量綠色建筑規?;l展,開展綠色建造示范工程創建行動,大力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發展零碳建筑。促進建筑全生命周期綠色化,新建建筑的建設和運行應當符合不低于綠色建筑標準一的要求。鼓勵住宅建筑按綠色建筑高標準進行規劃、建設、運營。
08 《天津市節能“十四五”規劃》
2022年1月19日,天津市發展改革委印發《天津市節能"十四五"規劃》?!兑巹潯分攸c工程:超低能耗建筑建設工程。
加快推進超低能耗建筑發展,提高建筑低碳水平。完善基于實際運行效果的超低能耗建筑技術體系。對已建成的被動式低能耗示范項目開展運行效果評估,總結項目實施經驗,進一步推進超低能耗建筑發展。積極推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三步走”戰略,建設一至兩個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零碳小屋項目,做好示范引領。
打造超低能耗建筑新的建設模式。依托天津在超低能耗建筑系統集成技術、建筑輔材等領域的產業集群優勢,鼓勵探索產業集成發展、協同創新路徑,打造超低能耗建筑的全產業鏈發展樣板,探索超低能耗建筑工廠化生產新路徑,形成超低能耗建筑新的建設模式。新建項目總建筑面積在20萬平方米(含)以上的,需建設一棟以上超低能耗建筑,開工建設超低能耗建筑面積不低于總建筑面積的10%。
09 《貴州省“十四五”建設科技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
2021年12月23日,貴州省住建廳印發《貴州省“十四五”建設科技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踐行建筑行業碳達峰行動。結合貴州氣候特征和資源分布情況,探索近零能耗、低能耗建筑的適宜性技術,通過被動式建筑設計,在保障室內環境舒適條件下,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調、照明需求,推動近零能耗、超低能耗建筑等工程建設。
接下來,反射隔熱膜廠家分享一下超低能建筑即被動式房屋的五種設計策略:
我敢打賭,你永遠不會猜到有些房子可以在沒有爐子或空調的情況下自行加熱和冷卻——但它確實可以!通過利用太陽、地球和盛行的夏季微風,我們可以只使用被動能量流來加熱和冷卻我們的家。沒有比被動式房屋設計更有效 的綠色建筑技術了。讓我們討論更多關于被動式房屋設計和一些有助于實現它的策略。
什么是被動房設計?
被動式房屋設計利用房屋的場地、氣候和材料來滿足嚴格的高能效水平。被動式房屋的標準可以追溯到 1990 年代。受他在薩斯喀徹溫省和加利福尼亞州發現的被動式房屋的啟發,德國物理學家 Wolfgang Feist 博士于 1996 年創立了PassivHaus 研究所。從那時起,該研究所制定了我們今天使用的被動式房屋標準。根據 PassiveHaus 研究所的說法:“除了后空氣加熱之外不需要任何加熱系統的建筑物稱為被動式房屋;不需要傳統的加熱(或冷卻)系統?!?/span>
被動房認證是建造房屋時很難實現的目標。建筑行業的超低能耗沒有更嚴格的標準。住在被動房也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它的設計目的是使用如此少量的能量,以至于來自透過窗戶的陽光和夏季微風的被動能量可以提供加熱和冷卻。被動式住宅幾乎可以毫不費力地保持理想的室內環境,而室內的舒適和安靜是的。
被動式房屋設計的 5 種策略
如果您可以在德國或薩斯喀徹溫省設計一所被動式房屋,您可以在密歇根州設計一所。嘗試這五種被動式房屋設計策略來幫助您入門。
1. 熱質量和被動冷卻
被動式房屋在冬季依靠太陽取暖,如果在外墻施工中有適當的隔熱材料,則效果會更好。這種熱質量在白天吸收多余的能量,然后在晚上隨著熱負荷再次攀升而將其輻射出去。 Trombe 墻是的方法之一。他們獨特的設計捕獲太陽能,然后使用熱流將其分布在房屋內,如下圖所示:
特朗布墻 -白 天
特朗布墻 - 夜間
2. 熱質量和被動冷卻
您家的外墻和地板的熱質量也可以在夏季為冷卻帶來強大的好處。通過設計房屋以捕捉盛行的夏季微風并在建筑物的高背風側安裝一個出口,我們可以在下午晚些時候將熱空氣排出房屋并用夜間空氣冷卻它。 而且,有了足夠的熱質量,夜間涼爽的空氣可以被儲存起來,然后在炎熱的日子里為房子降溫——基本上與使用熱質量的被動加熱完全相反。
3.節能窗
當你為你的家建造一個有效的熱封套時,你失去的熱量會少得多。因此,普通窗戶從總熱量損失的 20% 左右躍升至總能量圖片的 50% 左右。然而,通過使用先進的節能窗戶,我們可以降低這個百分比。 節能窗戶是密封良好的窗戶,并且作為組件的一部分具有絕緣框架。它們還可以受益于在窗格之間使用氙氣而不是氬氣的三層或四層窗格。這是因為氙氣是比氬氣更大的氣體分子,并且可以更好地分布在整個窗格中而沒有太多泄漏。
一個正常的低輻射、氬氣填充窗口的 U 系數約為 U-0.32,它是 R-3.1 的 R 值的倒數。當冬天來臨時,這并不能為您提供大量的絕熱。
另一方面,高性能窗戶的起步約為 U-0.15,甚至可以更低,使 R 值的倒數介于 R-6.7 和 R-21 之間——這是一個顯著的改進,肯定會讓你的家更高效舒適。
4.接地通風系統
在一個緊湊且儲存能量良好的家庭中,調節進入的空氣可以幫助提高效率。這樣做的理想場所?地下的。 地球在其表面以下約五英尺處,全年保持約 52°F 的穩定溫度。使地面成為地熱加熱和冷卻的良好散熱器的相同原理可以幫助我們調節進入房屋的空氣。而且由于您可能已經在那里挖掘建造您的房屋,這是一個相當方便的過程。
首先,將穿孔和過濾的排水瓦管放置在地下至少五英尺處。它下面應該有排水良好的土壤,它是進入房屋之前空氣可以通過的路徑。由于室外和地下之間的溫差可能很大,因此這條通暢的路徑需要很長才能讓進入的空氣進入。這意味著地下數百英尺的蛇形圖案(有時會繞滿整個房子)通常適合創造足夠的機會來交換溫度和水分。
地管外部通風口
然后,進氣被引導到熱回收通風機 (HRV) 或能量回收通風機 (ERV),這使得進出空氣之間的差異更小。這將幫助您使用更少的能源來提供與您家中環境溫度一致的新鮮空氣。5. Durisol ICF
所有這些關于獲得熱質量的討論都是我們在 Meadowlark Design+Build 喜歡Durisol 絕緣混凝土形式 (ICF)的原因之一——尤其是我們的修改版本,它提供了極高的 R 值。
好了,今天反射隔熱膜小編的分享就到這里啦!有任何疑問,歡迎咨詢小編哦!
文章僅用于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免責聲明:文中文字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問題請聯系作者刪除!